第1293章(2 / 3)

竟商人再重利,心底总该有块柔软的地方吧?”

王伯石慢悠悠地转动着茶杯:

“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但要把握好分寸。他不愿回去,说明那个地方既是伤疤也是禁区。咱们不能像揭疮疤似的提往事,得用‘怀旧’的名义包装,比如邀请他为知青题材的公益项目题词,或者以故乡人的身份请他看看当年生活过的地方如今的新面貌,给他一个体面的台阶。”

闻哲说:

“王主席点到了关键。张鹤寿这类人物,最看重的是体面和主动权。咱们要做的不是去挖掘他的隐私,而是搭建一个让他能主动回望的平台。

“还有一层深意,或许与那位写信人有关。”

他顿了顿,声音沉了几分,“能让一个人几十年避而不见的,除了痛苦,更可能是愧疚。”

黄礼国猛地抬头:

“您是说……他当年可能辜负了那位姑娘?”

“不无可能。”

闻哲翻开笔记本,指着一行标注,

“技术部门复原的信笺边缘有泪痕残留,第七张信笺末尾‘君若远行’四字墨迹发晕,显然是落笔时心绪大乱。一个二十八岁的青年考上大学,对农村的恋人而言,或许就是永别。

“多年前有一首广为传唱的流行歌曲,什么‘乡里有个女孩子叫小方,模样好看又善良’什么的,看似深情,其实是为始乱终弃解脱的混账话罢了!那个时代,这种情况不少。”

周薇的眼圈又红了:

“难怪他不愿回去。若是当年许下过承诺,如今功成名就再回头,看见对方可能仍在黄土地里谋生,那份愧疚怕是比刀割还难受。”

王伯石放下茶杯,指节在桌面轻敲:

“这就更要讲究策略了。若是贸然找到那位女士,或是在她面前提及往事,反倒会戳中他的痛处。不如换个角度,”

他抬眼看向闻哲,“比如以‘知青岁月档案整理’为由,征集当年的书信手稿,让他有机会匿名捐赠这幅字,也算给那段感情一个体面的交代。”

闻哲摇摇头,说:

“别说张董事长会忌讳,这跨省的,我们根本不好操作。再想其他办法吧!不过,大家的分析,已经勾勒出张董事长的一个立体图了。

“一个对事业有雄心壮志的人、一个在感情上多愁善感的人、一个对恋人心怀愧疚的人、一个不敢面对过去的人。”

大家都鼓起掌来。

“那么,我们的突破点在哪?我查了一下,晋省这个泽草县西山乡,至今还是穷困乡。而与泽草县结对子扶贫的单位,是四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