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朝鲜东南倭患 10(1 / 3)
“李成梁……”
“你啊,可真的敢说啊。”
“我大明朝的国公爷,去朝鲜当一个练兵的将军,是否杀鸡用牛刀呢。”
朱翊钧之所以哈哈大笑,是因为,他也是认为李成梁可以去朝鲜。
一来,李成梁的威望够,能够震慑住朝鲜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管你南党,北党,只要听话,就是好党,既是大明朝的国公,又是辽东前总兵,招呼人进入朝鲜剿灭朝鲜国内投降派,反动派,也方便。
二来,李成梁是个懂得练兵,懂得要钱,懂得贪财的,他完全可以凭借着自己的一己之力,让朝鲜提前五百年搞起先军政治。
而且他带着团队去朝鲜练兵,练个一年两年的,朝鲜兵丁只知大明宁国公,不知朝鲜国王,这也符合大明朝的核心利益。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李成梁也能去朝鲜过过做太上王的瘾……这种枭雄一般的人物,朱翊钧一直留在北京城压制着,倒是有些不解风情。
李成梁留在辽东,执掌数十万辽东兵马,朱翊钧有些不放心,可是让李成梁去朝鲜,执掌数十万朝鲜的兵马,朱翊钧是很放心的。
朱翊钧也不指望朝鲜能够面对倭国大举入侵时,可凭自身之力,将其拒之国门之外,他要的是有一战之力,有来有回,不至于让日后的丰臣秀吉横推。
倭国虽然地小,但民却不寡。
与倭国的战争,可以称之为国战……
大明理应先布局。
孙承宗心领神会,陛下此问,并非质疑,更像是一种引导。
他挺直腰背,条理清晰地剖析道:“陛下明鉴,朝鲜之局,看似倭寇疥癣之疾,实乃未来朝鲜亡国之隐患,岂是‘鸡’?此‘牛刀’之用,正当其时……”
“其一,朝鲜朝堂,南党北党,盘根错节,互相掣肘,政令难出汉城。寻常将领前去,威望不足,何以震慑宵小,梳理乱局?唯宁国公!”
“宁国公爵位尊隆,辽东数十载赫赫威名,足以令朝鲜君臣望而生畏,正好借此雷霆手段,整肃其内部,清除那些首鼠两端、暗通倭寇之辈,此等威望与魄力,非宁国公莫属!”
“其二,练兵之要,非止操演。更在军需供给,器械精良,粮饷充足!宁国公久镇辽东,深谙此道,更懂得如何‘开源’。”
孙承宗话锋一转,抛出了核心方案:“臣斗胆建言,可令朝鲜以‘藩属国借款’之制,向我大明购买所需一切军需粮秣、甲胄器械、乃至战船火器……”
孙承宗所说,跟朱翊钧的想法,有很多处都是相符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