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萌怼怼怼遍全行业,青橙打车试运营(7 / 8)
服务平台,青橙已经积累了海量的用户以及良好的口碑。
跟滴答相比,有着天然的优势。
恰好打车业务的目标客户又是以白领为主,跟青橙外卖、青橙单车的目标人群非常契合,几乎不用怎么大力宣传,就能顺利推广开来。
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合。
前提是要打通政策环节,打车业务前期最大的障碍并非来自用户,而是来自“天敌”出租车,等于是革了出租车的命。
不急眼才怪呢。
当然原时空的事实证明,双方其实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大势不可改啊!
虽然说,原时空的打车服务一度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本质上,这确实“科技改变生活”的一种方式。
不能因噎废食。
“青橙打车业务也将采取试点制度,准备先在羊城、滨海城两地试运行。”
汇报的是集团副总裁兼青橙集团董事长鹿琦。
“嗯,最好是能够跟本地出租车公司做好协调,尽量避免爆发大的冲突。另外就是在对私家车主的审核上,也要严格把关。”
“推进太慢的话,就怕阿狸、腾达又有样学样了。”鹿琦提出他的担心。
这几乎是必然的。
纵观阿里点评、诺米典评的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对青橙集团的抄袭史,从最早的外卖业务,到后来的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
几乎就抄了一个遍。
“学就学吧,就跟之前开展外卖业务一样,青橙集团既不谋求垄断,也不谋求市场占有率,咱们宁可慢一点,保守一点,也要确保不出错。”
贪婪是原罪,张硕可不敢沾上。
“这样的话,董事会那边,怕是会遇到一些阻力。”鹿琦提醒。
经过几轮融资之后,萌芽集团虽然还是青橙集团的控股股东,但毕竟引入了很多投资者,他们的意见也不能完全无视。
否则是会出问题的。
“董事会那边怎么协调好,就是你这个董事长的职责了。”
张硕却是直接将锅甩给了鹿琦,“只要记住一点,无论是共享单车也好,还是打车服务,听上去很美好,其实也就那么一回事。”
原时空的滴答仅凭这么一项业务,就发展成巨无霸,本身就很不可思议。
有什么技术含量吗?
充其量也就是一种技术上的小创新,仅此而已。
“青橙集团的定位,始终是做一家满足用户所有本地需求的,综合性的服务类互联网公司,并不需要在某一项业务上拔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