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沃土研究院,起航!(3 / 4)

土研究院。

等于是将楼宇科技扼杀在了“萌芽”之中。

就很不可思议。

当然了,这未必就是什么坏事,原时空楼宇科技的发展已经证明,科学家创业,甚至是担任ceo,未必就是什么好事。

在实验室里搞研究跟经营一家企业,其实是两码事。

就像前世,不管楼宇科技吹的怎么震天响,事实就是,华威在柔性屏上的发展,是要远远领先于楼宇科技的。

这点无可置疑。

现在有了刘洪的加入,萌芽在柔性材料这块,未来也将大有作为。

就很nice。

谭韵松是个很健谈的人,除了自曝生活上的琐碎趣事,更多是谈对人工智能技术未来发展的认知,专业性很强。

所幸他妻子李希,另外五名科学家,以及被张硕叫来充当门面的李明哲,都是业内顶尖人士,谈话自然不会无趣。

反而是张硕对相关技术的理解力最弱。

不过他心里清楚未来十年人工智能发展的大势所趋,谭韵松能频频说到点子上,差不多就能认可他在学术上的能力。

不得不承认。

这个领域内的顶尖科学家,并不需要像张硕这样开挂,也是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

就很不可思议。

张硕对谭韵松的学识感到赞叹,对面的谭韵松又何尝不是如此?

一则震惊于张硕的年纪,二则震惊于萌芽在技术扩张上的决心。

在这之前,谭韵松从未想到过,国内会有企业有这么大的魄力,独力投入搞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方面的基础实验室。

哪怕专做一项,没有十亿八亿的投入都很难出成果。

吕凯在业内名气固然很大,可即使是吕凯亲自登门拜访,谈及此事时,谭韵松也认为搞沃土研究院,不过是萌芽图有虚表的噱头而已。

因而并没有当真。

不过谭韵松也一直在关注国内关于萌芽集团的报道,当看到萌芽启动百人计划以及在基础学科领域投入的决心时,自然也就动心了。

萌芽身上显然是有某些特质的。

加上华夏的飞速发展,也让谭韵松心动着想回国内发展,毕竟亲朋好友、快七十高龄的老父老母都在国内。

有回国内工作的机会,他也不想错过。

双方都是很务实的人。

通过初步接触,既然互相满意,那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具体的工作上。

比如说。

怎么把沃土研究院给真正运作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