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大庆的第一次科举(四)(2 / 3)
仓促之际。
具体至一城一防,情势迥异。
粮仓被焚,人犹可食野果、掘草根,或迁徙他处以求生。
武库若失,则守土无械,御敌无刃,徒有粮食,亦不过资敌寇耳,人等皆为鱼肉。
届时,民不能保,城不能守,村社顷刻瓦解。
故,当此两难,必先救武库!
保武装,方能护黎庶,存反抗之根,以待王师。】
写完最后一个字,张谦心中虽有忐忑,却并无悔意。
自己没有盲从圣人之言,而是遵从了内心的判断。
面对这唯一可能改变命运的机会,张谦不想编织虚言。
既然陛下标榜务实,那他便交出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答案。
随后的几道时务策论,或问刑名,或询水利。
张谦皆稳住心神,结合自身见闻一一作答,不再似最初那般慌乱。
当最后一道墨义题的答案誊写完毕,上半场的考试终于结束。
此时已近午时,烈日当空,考场内暑气渐升。
按照规制,中间有一段休息时间,待下午暑气消退,再发放下半场考卷。
张谦轻轻舒了一口气,搁下笔,活动了一下有些发麻的手腕,这才有机会环顾四周。
只见不少考生依旧伏在案上,面色惶急,笔走如飞,试图在最后关头弥补疏漏。
他不敢多看,生怕引来考官注意,便低头仔细检查起自己的试卷,通篇默读,来确认自己有无笔误。
铛——
不多时,一声清越的铜锣声响彻广场,意味着停笔收卷的时刻已到。
“全体停笔!”
学官肃立台前,声音威严。
大部分学子闻声,即便心中不甘,也只得无奈搁笔。
然而,仍有十数人仿佛充耳不闻,或是太过投入,或是心存侥幸,依旧埋头疾书。
有人口中甚至喃喃哀求:“大人,再给学生片刻,片刻就好!”
那学官只是冷冷地扫视过去,并未呵斥,身旁的书吏则迅速记下那些考生的座号。
随即,学官不再理会他们,朗声宣布:“现在,所有考生,将写有姓名、籍贯等信息的卷首部分,依虚线向后折叠!”
张谦微微一愣,并没有意识到此举有何用处,但还是照做。
随后听到学官又道:“考官开始收卷!”
一声令下,数名考官迅速行动,依次收取已停笔考生的试卷。
当他们行至那些之前未停笔的考生面前时,竟是视若无睹,直接越了过去。
一名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