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7章想儿这是在千金买马骨啊(2 / 3)

每一座大钟的造价都非常的昂贵,是不是可以用一些硬木或者是黄铜来做,这样建造的速度会更快一些。”

钟表工坊内,朗晴正在向李想汇报最新的消息。

这些天来,朗晴几乎没有休息过,他每天都泡在钟表作坊和钟表研究所里面,只为了能够完成李想提出的一个月生产一千台的目标。

按照这个速度,一年都不一定能生产出一千台,更别说一个月一千台了。

限制大钟生产速度的,就是各部件的加工速度。

“用硬木黄铜?”

李想脑中闪过这个念头,开始分析其可行性。

“这些零件日夜不停地运转,要是用的是硬木或者黄铜,会不会磨损得很快?这样的话,钟表的准确度就会大大下降了。”

处理硬木和处理钢材,难度绝对是天差地别,所以,李想很清楚,换一种材料的好处。

但如果因为材料的改变而使其准确度大打折扣,那也是毫无意义的。

“多少会有些影响,不过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硬度较高的木材,比如紫檀木,再涂上一些鲸油。然后叮嘱那些买了大钟的人,一定要按时给大钟上发条,每隔十天,就给大钟涂上一层鲸油。”

“这样一来,准确度就有了保证。至于一两分钟的误差,对普通人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

“更何况,钟表研究所还可以进行专门的研究,看一看那些笨重的钟表,到底有多大的误差。到时候,我们可以给顾客一些说明,让他们定期调整时间。”

朗晴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才会和李想提出这个意见。

作为发明了大钟的人,他当然知道精度意味着什么,也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

“王爷,朗晴的提议,我觉得很好。而且,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材质来定价,想要精确的大笨钟,就得多花点钱,想要便宜点,我们也能给你便宜点的。这样一来,很多人都能买得起大钟了。”

王富贵插了一句。

跟在李想身边这么多年,他对生意的嗅觉,比以前敏锐了许多。

很显然,如果按照明德门现在的大钟来做,那么一座大笨钟,就算是成本价,也得在百贯以上。

如果不把大钟的成本降低,钟表作坊一年也赚不到什么钱。

不过,这么大的一座钟,竟然要卖几百贯,实在不利于推广。

毕竟,李想对大钟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从一开始,他就不打算让大钟只是一种奢侈品。

毕竟,这玩意儿跟鳄鱼包,镜子什么的,都不是一个档次的。

“好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