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9章科学杂志,计时器(2 / 3)

法,每个朝代都在使用,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在很久很久以前,日晷和漏壶都是最先进的计时工具。

但在李想看来,这两样东西,无论是精度还是便利性,都远远达不到他的预期。

他不是没想过弄手表之类的东西,不过考虑到零件太过复杂,制造起来太困难,于是就放弃了。

但现在,看着这篇报道,他却有一种走入死胡同的感觉。

大唐虽然造不出手表,但这并不代表他们造不出钟表。

李想粗略的扫了一眼,发现这篇文章还挺有水平的。

在那篇论文中,已经写出了这种新型计时装置的工作原理,以及一张图纸。

“他叫郎晴?”

“王爷,郎晴这人我知道,是格物书院的学生,也是印染作坊的一名工匠之子,已经在书院学过三年,对于各种机器的制造非常有天分,大唐皇家钱庄的冲压机器,也是由他来改良的。”

这一次,许敬宗几乎把所有的文章都看了一遍。

虽然看不太懂,但也知道作者是谁。

许敬宗这种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很好的领导者。

基本上,只要是和观狮山书院有关系的人,都能从许敬宗这里得到答案。

“让他来见我。”

一年之中,昼夜各不相同,没有精确的计时工具,其实非常不方便。

李想想看看,郎晴到底研究出了多少东西,如果能的话,一定要尽快做出钟表来。

“弟子拜见燕王!”

没过多久,便有人将郎晴带到了李想的身边。

那是一个长相有些木讷的少年,个子不高,皮肤黝黑,但是一双眼睛却是炯炯有神。

“坐吧,我们聊聊。”

李想笑一笑,轻松自在。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在面对下属时,往往都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

相反,面对自己的直属下属,他很可能会对自己的下属进行严厉的批评。

这一套,李想已经驾轻就熟。

“燕王,臣……臣可以站着。”

对郎晴而言,站立或许比坐着更有压力。

李想倒也不勉强。

“你什么时候开始研究这种新型计时装置了?”

“我家附近有一家道观,里面安装了日晷,我从小就经常去那里玩,对这个可以显示时间的日晷很感兴趣。”

“不过,日晷是用太阳的影子来计时的,遇到阴天或者下雨的时候,日晷就会失去作用。所以,我一直都有个梦想,那就是做一台可以自动计时的仪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