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0章杨本满:有钱不能赚,心疼(2 / 3)

利润也不会太高。

明知道能赚大钱,却做不了,这种感觉实在是太难受了。

……

燕王府中,人来人往。

一开始,李想还想和这些人打个招呼,但发现这些人说的都是一样的事情,于是,他就带着段嫣然和小玉米去了观狮山书院。

“哗啦!”

李想从泳池里冒出头来,擦了擦身上的水珠,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这里的泳池连接着温泉,虽然是秋天,但是里面的水却很暖和。

“王爷,前一段时间,大家还在背后议论你的奢靡,现在又来求棉花种子想要种棉花,这态度转变得可真快。”

段嫣然站在岸边,看着李想父女在水中嬉戏。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些王公勋贵,都是聪明人,一算,就知道种棉花比种粟米更划算,态度立刻就变了。”

有时候,小道消息甚至比官方的声明更有说服力。

长安城里,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都在看着摘下来的棉花有什么用,最后,羊毛作坊里的人,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把棉花能织成棉布的消息,传了出去。

只有内部人员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而且,最主要的是,这件事情,也解释了燕王府为什么要在明年种一万亩棉花。

一时间,很多人都坐不住了。

长安城之中,勋贵众多,但真正很有钱的,却是少之又少。

大多数人家都有自己的田地,收点地租,开几个店铺,一年下来,也不过是勉强维持收支平衡而已。

就拿房玄龄来说,如果不是房遗爱靠捕渔队和味之精那里赚了一大笔银子,府里的日子也不好过。

“这倒也是,如此一来,王爷就不需要为如何推广棉花而烦恼了。”

李想想想要大面积推广棉花,段嫣然自然是知道的,本以为会很难,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有了个好的开始。

“如果不是这次朝廷决定将南洋水稻推广到江南道、山南道,那些王公勋贵们如此热衷于种植棉花,未必是一件好事。”

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对一国的稳定至关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一个皇帝能够接受自己的粮食无法自给自足。

预计明年朝廷要在南洋推广数百万亩水稻,而由于种子有限,棉花最多也只能达到万亩左右。

不过,等过了这段时间,肯定会涨到几百万亩,那个时候棉花也不能赚到这么多钱了。

“王爷,去年你说要用棉布代替麻布,我还有些不信,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