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新法(2 / 3)
“也罢,这第一块硬骨头,就啃东昌!”
他屈指,重重敲在东昌府的位置上,发出沉闷一响。
“只是,白海,第一步最是紧要,启蒙、民部、监察,三股绳务必拧成一股,勒进这东昌府的骨缝里去,一丝懈怠,便是万劫不复。”
“黄老放心。”
徐白海眼中燃起火焰。
“里长派咱来了,便无退路,唯有深扎下去,深察民情,深推新制!”
土地归公、同吃同劳这些闻所未闻的字眼,迅疾又蛮横地出现在东昌府选定的那几十万亩田畴。
这风先是刮得人懵怔,随即又搅起一股子难以言喻的复杂。
“魏里长......魏里长派来的官儿?”
村口的老树下,赵老栓蹲在磨盘边,烟袋锅子熄了许久也没察觉,只茫然地重复着保正的话,“土地......归公家?俺们还种,收的粮......大伙儿一起吃大锅饭?”
他布满沟壑的脸上,一半是近乎愤怒和不甘,另一半,却因魏里长这三个字,隐隐透出一丝难以置信的微光。
他们才刚刚分到了田产,还准备将这些田好好养护,日后祖祖辈辈传下去。
这才几年,土地又归了国?
“说是红袍军自己的队伍,给咱老百姓当家啊!”
旁边的寡妇抱着瘦小的娃,声音压抑。
“咱的地,又没了?”
那点光亮盛满了穷苦人最卑微也最奢侈的期盼,旋即又迅速湮灭。
寡妇抬头的时候,只剩下最后一丝希望,那就是魏里长不会害他们。
于是她咬着牙,终于做出了决定。
启蒙法年轻的书办在村中晒谷场上搭建起了台子。
台子上挂起那幅集体生产试点新规图解,民部的算吏开始敲打算盘清丈即将归入公仓的土地。
而监察部那些身着灰布短褂,目光锐利的督查,则沉默地散入村巷,在土墙上刷上斗大的凡有欺压不公,立赴督查点举告的标语。
一种混合着新奇,不安的气氛,在东昌府田间地头、在茅檐土舍间弥漫开来。
开伙的头一日,天刚蒙蒙亮。
选定的中心村,昔日地主刘半城家那气派轩敞、如今已被征用的祠堂大院,前所未有的喧嚣起来。
几口丈二大铁锅架在临时垒砌的灶台上,白茫茫的蒸汽裹挟着纯粹粮食的浓香,汹涌地弥漫开去,霸道地钻进每一个早起乡民的鼻腔里。
这些村民在红袍军将整个东昌府发展成商业核心之后,说不上吃的很好,但也许久没有饿肚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