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继往开来(10 / 12)

市场反应。”

李学武示意了对面坐着的李怀德,挑眉讲道:“李主任,您有信心吗?”

“羚羊二代吗?”

好像是要睡着了,被李学武这么一问,他又精神了一些。缓慢地思考了一下,这才笑了出来,道:“我觉得咱们没有对手。”

“嗬嗬嗬——”这屋里没一个好人。

四个人都笑了,笑的是谁就不用说了。

要说最坏还得是李学武,红星羚羊从研发到定位,一直盯着212使劲儿来着。就连销售都是对比212进行宣传的。

也就是这个年代没有广告法,更没有其他约束限制李学武的这种不要脸行为,否则京汽厂真是要发飙了。

李学武还不至于喊出那句“友商是**”的狂妄之语,可他做的也差不多了。

“坦途路测数据非常好。”

董文学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讲道:“反正在我这里是眼前一亮,那么大的体格子,反应相当灵活,动力也很强劲。”

“柴油发动机嘛,动力自然没问题。”

李学武微微摇头,见老李迷糊着,便给他和谷维洁解释道:“坦途不着急,再磨一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谷维洁瞥了他一眼,心里有些话不能说,说出来难免要伤同志感情。可要是不说出来吧,看着对方的模样又觉得憋得慌。

李学武精益求精没有问题,可问题的本质还是钱多了没烧完,他不着急。

没错,坦途项目不仅仅是红星钢铁集团自己投资,还有东城信用社的股份。

信用社砸里的钱没用完,李学武哪里肯轻易让坦途上市,去跟212硬碰硬。

看李学武现在这意思,坦途上市以后不是硬碰212,而是要彻底地碾压对方。

只要坦途这个明牌的项目不落地,那京汽悬着的心就放不下,这212就得不断进步。

钢城汽车制造厂怕京汽进步吗?

怎么可能呢,现在国内的汽车工业想要完成现代化改扩建,有谁能离得开他们。

很简单一个道理,国外能买到的流水线技术,红星钢铁集团也能买得到。

管理更贴近和符合国内的情况,技术也有一定的实践保障,这钱红星钢铁集团是赚定了,耶稣来了也不好使。

“再等等,三厢轿车还没落地呢。”

李怀德也是这个意思,他早把坦途项目和无人机项目搁在一起比对了。哪怕三年五年的上不了线也没关系,反正烧的不是自己的钱,怕什么。

“白羊座也快,设计组那边给出的方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