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电气化铁路比例(3 / 5)
最终导致产品价格变成“白菜价”。
在汽车产业发展上,就体现了这一点,东非从二十年代开始,在政府的引导和规范下,汽车产业升级转型,稳定拓展中高端市场。
而同时期美国政府对国内的车企,完全是放任自流,加上股市的影响,美国汽车产业迅速膨胀,准入也完全没有门槛。
因此,美国企业也不管技术,工人,市场需求等等因素,拿着钞票就进入这个行业,反正有股民兜底,也不怕产生浪费。
这最终导致1929年经济危机中,美国汽车产业的直接崩溃,而在1929年以前,还有不少美国经济学家信誓旦旦的称“美国汽车产业超越东非指日可待”。
就以美国汽车产业在二十年的发展状况来说,做出这种判断也并非没有道理,在1920年以前,美国汽车产业完全无法和东非对比。
而到了1927年,美国的汽车年产量就已经超过东非,并且在全国汽车保有量上也迅速追赶东非,同时美国的汽车产业还在快速增长。
按照这种趋势,不出几年时间,美国在汽车保有量上超越东非,成为世界第一,还真有可能性。
不过,结果也很明显了,那就是美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这种趋势是不可持续性的,1929年经济大危机,直接给了美国车企当头一棒,就算现在,也有不少美国大汽车生产商还在水深火热里苦苦挣扎。
美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依赖本国市场和关税保护,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居民收入大幅度降低,国内市场崩塌。
而在国际市场上,美国汽车又竞争不过东非,德国,甚至是法国车企,因此,现在美国只能自食恶果。
当然,美国汽车产业损失严重,这并不耽误其对美国铁路客运造成的恶劣竞争和影响。
如今美国的汽车保有量可能达到两千六百万辆,而美国人口才不过一亿两千多万,这也就意味着,在美国每五个人中就拥有有一辆汽车。
而这还不是美国铁路企业最致命的威胁,毕竟铁路在中远途运输中更具有优势,但美国有一项情况让这种优势受挫严重。
那就是美国的油价“便宜”,是的,美国的汽油价格,在世界主要大国中价格最低。
反观东非这个世界第一大石油生产国,油价却不便宜,尤其是车辆燃油价格,因为东非和欧洲一样有“燃油税”,并且东非燃油税的比例,放在全世界都算比较高的水平。
这样一来,东非居民在买车和出行方面,就必须考虑成本问题,选择最合适的交通工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