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躺着就能赚百亿的生意(2 / 3)
了楼房。
从别墅到这儿,也就6公里路。
王小北瞅着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车流,眉头不由得一皱。
短短一刻钟的路程,要是碰上坐船排队,那得耗不少时间。
运气好,车流稀疏,三十分钟能搞定。
运气背,赶上拥堵,熬个3个小时都不稀奇。
这还是一大波人不愿过海的情况呢。
望着这长长的车队长龙,这还真是商机遍地啊。
这让他回忆起,当年船运大亨豪掷三亿多港元,硬是在维港之下凿通了中环与九龙间的隧道。
隧道盈利如何?
简直是印钞机。
短短2公里的路程,区区3年便能回本3亿,听听都让人瞠目结舌。
当船运大亨的30年特许经营期满,将权益交还给政府时,他已经凭此赚得盆满钵满,身家上百亿。
别忘了,那可是在21世纪初啊。
上百亿,放在那时是个天文数字。
这么算来,隧道的动工时间大概是在60年代末了。
确切日期他已经模糊,但这事却刻在了心里。
更重要的是,这项目并非政府主动提出,而是船运大亨老包独具慧眼。
既是看中商机,也是向政府示好,自告奋勇揽下的活。
对于这样惠及民众的基础建设,政府自然是喜闻乐见,鼎力支持。
当然,工程质量是万万不能马虎的。
只是连老包自己也没预料到,回报会如此丰厚。
王小北看了一下,啧啧称奇。
眼红吗?
确实眼红。
自己这2年忙里忙外,也就攒下了2000万。
面对这百亿资产,怎能不心动?
这几乎是一旦建成,就可以坐享其成30年的金矿。
尤其适合他这样的人。
等手头资金再充裕些,一定要尝试搞这么一票。
建成后,每年轻轻松松就能有几个亿的进账,足够支撑他实现更多计划。
一步步来,小目标累积成大业。
况且,建设的事不用他亲自动手,出钱就行。
老包一个海运起家的,不一样找来专业建筑团队吗?
只可惜记不清是哪家公司揽的活了,也许是港岛本地的,也可能是海外的。
时间紧迫,如果真从六十年代末开建,至少提前两三年就要着手规划了。
满打满算也就3年左右光景。
不行,必须干。
先下手为强。
魏妙颜正窝在办公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