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骆宁想要放松(2 / 3)

“少不了你的。”祖母说。

祖孙俩说起了家长里短。

有些事,特意派个人去说一趟,显得小题大做;可闲坐下来漫无目的讲起,又很有意思。

总之,没什么不好的消息。

二叔外放做官、三叔在衙门当差,皆是安分守己、努力上进,很懂得感恩。

骆宁的两位叔叔,蹉跎了半生,知晓机会难得,不是轻狂年轻人了,两人尽职尽责。

这厢说着闲话,周家太太又来了,亲自送了山药酥。

她坐下闲话,话里话外希望骆宁帮周淮说一门婚事。

骆宁问她可有相中人家的姑娘。

“延平郡主的小女儿,生得很标志。”周太太说。

延平郡主府跟骆宁不太熟,但跟骆宛关系不错。

“……她的小女儿,是跟阿宛相好的那位姑娘吗?”骆宁问。

周太太:“不是,是更小的,今年才满十三。”

年纪都打听好了。

骆宁笑道:“此事我先记在心上,成不成就看你们两家的缘分了。”

周太太再三道谢。

这日很晚才回王府。

萧怀沣在正院坐了半晌,才见她归来,问她做什么去了。

骆宁细细说给他听。

“……最近热衷做媒?”他打趣。

骆宁:“事情太多太乱,做媒可以放松。也不是谁的媒都去做,我也没闲到那个份上。”

“甚好,总要叫自己松快几分。”萧怀沣道。

他又说周淮人不错,有些机灵。读书、习武都稀松平常,但人情练达。

论起人情世故,能比得上崔正卿了。

“给他机会历练,将来也许能替本王出力。周国公府又是岳家近邻,算得上一个亲戚了。”萧怀沣说。

骆宁:“他是否能帮王爷,难说,但他肯定会跟阿宥肝胆相照的。”

骆宥没有亲兄弟,堂弟又比他小,将来未必有周淮亲。

“原来你考虑这点。”

“是,我总得替阿宥打算。”骆宁说,“年轻时候无人帮衬,路是很难走的。

我有祖母、您和母后,阿宥却只是孤身一人。我不替他筹划,他步履维艰。”

人族如果没有“继承”,如今还在茹毛饮血,不可能有现如今的文明。

站在先人的肩膀上,才可以一点点发展自己。这是立足整个人族的古今发展。

落实到具体每个人身上,无家族、长辈甚至“贵人”支撑的人,是很难有所建树的。

这不是依靠,这是必须的助力。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