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章 英雄落幕与开始(大结局)(6 / 7)
复,特别是采用新制度的交州、扬州两地,富庶得让临近州郡眼红,纷纷上表朝廷要求实行新政。
以蓝田为首的‘新派’,与士族为主的‘旧派’矛盾渐渐突出,就在诸葛亮打算试行‘三省六部制’时,以中原各州士族为首的官员,秘密上疏丞相府和皇帝刘禅,表示坚决拥护祖宗制度、抵制新制。
士族发动的抵制,集中表现在军费上,对蓝田征讨匈奴、鲜卑、收复西域、南下扶南、渡海讨孙权等对外大事,造成了严重的掣肘。
诸葛亮见内斗将起,便主动找到蓝田商量曰:“子玉,将士们数十年征战,是不是应该歇一歇?草原上的胡人已大不如前,其实很难对我们造成威胁”
“丞相乃高明之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胡人虽然现在没威胁,谁知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后呢?我们应该彻底清除威胁。”蓝田眼神坚定。
“子玉的啥意思是”诸葛亮皱起眉头。
蓝田正色说道:“长城挡不住胡骑南下,我们只有这些消灭胡人,或者把胡人纳入大汉统治,让塞外草原成为大汉疆域,那样才能一劳永逸。”
“子玉要整个草原?大汉好不容易有盛世的前兆,继续打下去容易伤害国本,太傅以前不是这样的性格啊。”诸葛亮满脸疑惑。
蓝田捋须回答:“这件事我和先帝说过,趁着现在国力强盛,就应该开疆拓土。”
诸葛亮听得一怔,连忙追问:“是不是太穷兵黩武了?”
蓝田沉声吐出八个字:“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子玉你的负担太重了,朝廷现在的反对声音很多,只怕要真实施起来不易也”诸葛亮连连摇头。
“那些短视的跳梁小丑不足为虑,记得我是怎么对付江东的吗?”
蓝田在诸葛亮耳边,小声说出自己计谋,诸葛亮惊得睁大了眼睛,连忙劝阻:“这太危险,太傅万万不可。”
“我意已决,丞相不用再劝,到时候配合伯阳就好。”蓝田神情肃然。
“好吧。”诸葛亮满含敬意地点头。
建兴五年夏(236年),蓝田代天子出巡豫州、徐州、扬州,乘船出濡须渡长江时倾覆,蓝田连同妻女落水后失踪。
事发突然,朝野哗然。
刘禅追谥蓝田为英侯,配享太庙。
蓝辕很快与诸葛亮联手,把蓝田离奇死亡迅速做大,并且得到了皇帝刘禅的支持,随后以加害太傅为罪名,肃清了对外战略的反对者。
后来诸葛亮、蓝辕相继成为大司马,为汉朝疆域向外拓展建立了永久性国策,将强盛持续地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