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第一……(2 / 3)
没这边严重,但我怕他们吃不住。”
班长表示解。
这种事在部队还是挺常见的,这年,家里能吃饱穿暖的毕竟还是少数,每年发下来的衣服,许多军人都把的寄回去,自己穿旧的,发津贴也是基本往家里寄。
他拍拍这位年轻军人的肩:“想寄也要等这次任务结束,本来发这些东西下来就是因任务太难,人家好心人捐来就是让们少吃点苦,别辜负人家的一片好心。”
“还老家那边也不用太担心,我听说已经部队过去,想想我们是怎救援帮助当地老百姓的,那边过去的部队就是怎救援帮助家里的。”
年轻军人连连点,想着他们救援的那些百姓,心底瞬间安心。
而那边还在积极讨论的小战士们也发现东西:“这些箱子上面还写着封条。”
“我认识字,让我。”
“怎样怎样,上面写的什?”
“望平安,宋同志。”
“这位宋同志就是捐赠人吧?我怎觉得点眼熟?”
立刻人想起来:“雪地企鹅车的总负责人啊!!上次我们一起电视的时候上过电视的!!!”
现在所灾区都已经恢复通电,上次的中洲联播部队全员都的,不少人到自己出现在电视镜里时兴奋的饭都差点忘吃。
比起对于雪地企鹅车只是在电视上解的普通民众,这些每都接触小红车的军人同志们更明白这车的重要『性』。
在闻联播上出现名单时,可是很多人都注到单独列在第一行,十分显眼的“宋同志”三个字。
此还引发各种关于“宋同志到底是不是姓宋叫同志”的讨论。
现在重到熟悉的三个字,家都兴奋。
“真的是那个宋同志吗?他捐东西给我们吗?!”
“这个箱子上面也留名。”
“是什?也是宋同志吗?”
“不是,这次是胡同志。”
于是,小小的宿舍里,又热烈讨论起“难道是两个人都叫同志这巧”“还是真的只留个姓”。
一直到熄灯时间到,班长干咳几声,宿舍里才恢复安静。
只是在这个如往常一样黑漆漆的夜晚,物资的他们睡得格外安宁。
也可能是因无论多艰难,但中洲的快速反应和一方难八方支援的普通百姓让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希望吧。
遥远的树村里。
宋『药』睡着睡着突然翻个。
他和县长都按照规定在每一箱的封条上签字,不知道军人哥哥姐姐们到封条后,不觉得他的字比县长哥哥的更好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