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百密一疏(3 / 4)

骑兵本身符纹能力外,就是高阶祭坛。

草原上的高阶祭坛统御下,匈奴骑兵信息更加灵通,机动能力近乎无限。

汉军深入茫茫瀚海作战,不仅补给困难,而且往往因为找不到匈奴主力,无法实现决战意图。

高阶祭坛让匈奴骑兵拥有绝对的主动权,只有匈奴骑兵有利的情况下,才会主动跟汉军决战。

正因为这样,汉军作战只能被动防御匈奴。

直到卫青的万向掌控出现,汉军才有了不逊于高阶祭坛的万向穿梭门。

虽然不是高阶祭坛那种掌控四方骑兵的能力,但万向掌控同样能让汉骑神出鬼没。

武帝时代,就有文士针对高阶祭坛,研究出符纹金印的雏形。

文士将牧守的城池显化,化作草原瀚海上的移动巨城,跟匈奴骑兵打防御消耗战争。

当时,还是有些效果的。

于是,才会有武帝劝冠军侯霍去病多读一些书,好执掌符纹金印跟匈奴骑兵战斗。

武帝当初的设想,还停留在用这种显化的巨城为根基,在草原瀚海上步步为营。

可天生卫霍辅助武帝,所有人都低估了卫青和霍去病,两人联手的巨大威力无人可挡。

面对强横一时的匈奴帝国,卫青和霍去病用9年时间,愣是彻底扫平了匈奴人的霸权。

汉廷也仿佛真的赢来了国运,完全媲美高阶祭坛的符纹金印,也被儒家文士创出。

汉军骑兵即使没有卫霍铁骑,也敢于依托符纹金印,频频出击瀚海草原。

至此,汉廷已掌握了对草原骑兵的巨大优势。

武帝顿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想要用儒术培养更多符纹金印,彻底压制草原的高阶祭坛。

汉廷由此文风强悍。

那时儒家文人所学的,也是真正的修身齐家,可以为汉廷威慑四方,治国平天下。

例如曹操就不是真正的武将,身为文人的志向却是征西将军。

掌握符纹金印,替汉廷征战天下曾经是许多儒家文士的梦想。

可惜,武帝也忘了儒家文士会蜕变,符纹金印后来竟是成了绝顶世家垄断的产物。

汉廷所有掌控符纹金印的高阶文士,到后来都完全出自那些绝顶的世家。

这也是各大世家最终尾大不掉的根本原因。

汉廷要威慑四方蛮夷,不依靠卫霍铁骑,就要依靠世家培养的高阶文士。

刚开始的时候,各大世家的威胁还远远小于卫霍铁骑。

汉室的制衡方法,就是大力扶持各大世家,不断削减卫霍铁骑的数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