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第 121 章(2 / 4)

李青文点头,“借着周大人的光去趟京城,探亲。”

看着这两口子身上的青紫冻伤,李青文明白,他们是为生活所迫,自觉的闭上了嘴巴,不再说让女孩回去的话。

李雯雯的爹想要伸手拿掉丫头脑袋上的帽子,又将手缩了回去,讷讷道:“我手脏,还是你自己拿吧。”

江淙把自己放在担子上面的帽子给李青文带上,弯腰从行囊里拉出来一张毛皮毯子,递给男人道:“大哥,分开后,你们来临肃的路上可还顺利?”

李雯雯的爹也不想平白要人家的东西,但现在好好活着比脸皮要紧,他低声道谢,接了过去,给女儿披上,苦着脸道:“那个陈大人留下的记号挺明显的,我们没迷路,除了饿肚子倒是没甚么事,本来以为到了这里就好了,却没想到,混口饭吃是真难……”

那块皮毯子虽然是旧的,但柔软又暖和,李雯雯把自己上半身包好,又把垂下的那一块缠到腿上,大半个身子都裹起来,她觉得十分舒服。

她娘看着女儿这般,心里酸楚不已,到底也没说出还给人家的话,只小声的支使她回家。

李雯雯听了娘亲的话,点着头,踩着草鞋飞快的往回跑。

那厢,李父已经开始讲他们这些逃荒的人到临肃后的各种遭遇。

李雯雯家在逃难的路上,半夜碰到了劫匪,四处逃命,结果和其他兄弟和叔伯走散了,他们举目无亲,不知道去哪里,正好碰到了李茂贤带着杨树村和另外几个村子的人浩浩荡荡的北上。

他们一家觉得人多起码安全些,又见杨树村扶老携幼,一副不忙不乱的样子,更觉得靠的住,所以才跟着一起往北走。

可是饿着肚子赶路实在是太难受了,又听说边城那边半年冰雪都不化,真的怕活活冻死,所以在听说可以去更近的临肃时,他们便和杨树村的人分道扬镳。

刚到临肃时,逃荒的人可是过上了几天好日子,退潮后,海滩上有很多海物,谁捡着就是谁的,大家都很高兴,饱饱的吃了几顿,觉得以后再也不用为吃的发愁,这一路的累没白受。

但是没过多久,这里的官兵就把逃荒的人召集到一起,允许他们留在这里讨生活,但是必须要做两件事,一个是要跟着出海捕鱼,另外一个就是修建大船。

然后男人们就被拉去干活,女人和孩子开始为家里的生计奔波。

她们从来没有在海边生活过,并不知道,这里赐予的食物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涨潮退潮时,很多捡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