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辽国的朋友(2 / 3)
“说一说吧,你说的这位朋友可以帮到我们什么?”赵光义开门见山地问道,他已经明白江晓话中的意思了。
“他本就是契丹王族,身份高贵,而且自身也有着不俗的能力,但很可惜的是,他一直夹在辽国朝廷的核心与非核心之间。
对辽国真正的核心来说,他是被排斥在外的,可对辽国的非核心来说,他又应该是辽国的核心重臣……这就是他在辽国的尴尬处境。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在辽国真正的掌权者眼中,他根本不能被算作亲信,虽然他也具备着不俗的能力,但掌权者自己的亲信同样不差,他们把持着最上面的位置,无论他再怎么一步步往上爬,也始终无法真正地走入辽国的核心。
对于这一点,他其实也早有察觉。”“所以,你就借这个机会利用了他?”赵光义问道。
“没有欲望,又如何能利用?”江晓语气淡然,脸色丝毫未变,“我只是告诉了他一些事情,然后又稍微开导了他一下,激起了他身为王族的尊严和骄傲,同时也在他的内心深处,撕开了一道欲望的口子罢了……
人总是这么奇怪,欲望、怀疑、猜忌、之后又是背叛,轻而易举地,就能将那些东西全都打散……”
“原来如此,看来你早就开始为这次北伐做准备了。”赵光义像是感慨地说道。
“匡义。”江晓想了想,扭头看向赵光义,说道:“等这次北伐成功,我便辞官。”
“为什么?”赵光义一愣,微微皱眉。
“因为已经没有必要了不是吗?”江晓又转回头,抬头遥望,“等收复燕云,我们也没有再大举用兵的必要了,况且,我也有些累了……”
赵光义沉默了,但仅仅只是一会儿。
“好。”
“多谢了。”江晓微微一笑。
“对了,你那位辽国的朋友叫什么名字?”
“他吗?其实他也不是第一次和我们见面了……”
“……”
雍熙三年,大宋北伐再起。
距离上一次的宋朝北伐,已经过去了十多年的时间。
萧太后正忙着去处理安定国的叛乱,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同时,这也有可能是最后的一个机会。
宋朝立国至今,已经有了三十余年,政治清明,名将齐出。
三十年,这可以算是一个分界线,再往后,随着开国君主的逝去,天下逐渐从建国的激动之中恢复,一切的激情都沉寂下去之后。
能力欠缺的皇帝,逐渐污浊的吏治,嚣张跋扈的官宦子弟,日益严重的贪污腐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