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一章,不平等条约(2 / 5)

规模,是会做限制的。

主要是为了防止腐化,其次顺带着防叛乱。

毕竟,行星的情况是最不可控的。在联盟的统治之下,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比其他地方要低,但也不至于低到不会发生。但凡发生一次,如果行星的军队和海军都齐备且强大,那损失可就太大了。

当然,就算是没有这些,光凭一个星球的财力,想要经营起一支上规模的海军舰队,那本来也就是不太现实的事情。往往能有个一两艘驱逐舰带三四艘护卫舰,防备点异形海盗,就已经是挺不错的了。

联盟腹地的主要防卫力量,还是靠第二部分:星域海军。

星域海军的性质跟行星舰队的性质差不多,一样要受到海军部的管理,甚至比行星舰队受到的管理还要更加严格。但不同的地方在于,星域政府有钱,能支撑更大规模的舰队了;联盟中央政府的财政,也会支持一部分。一些退役的、维修过的二线舰船,有时候都会直接分到星域舰队。

毕竟,在一个星域的范围内,有一支具备相当战力的常驻舰队,还是相当有必要的。

行星舰队不是每个世界都有,但是星域舰队,在每个星域都存在,无非就是按照星域的重要程度、面临的压力,大小不同。

更何况,一个星域,还是太大了。

小的,两三百个世界,多的五六百个。

就算是全速横穿,少则大半个月,多则两个月;而想要满星域的巡回,跑上个两三年才能转一圈那都是算很快的了。要是再挑一些重点的星球多停留几天,或者有什么行动、活动的话,那更是要命了,一减速下来,再跑就很费劲,完成一次巡回十年都不是没可能的。

这就不能整个舰队聚在一起行动了,同样的分成多个小分舰队进行行动。

行星加星域舰队,这就构成了一个星域为单位的基本防御措施。到了宙域那个层面,就没有专门的舰队的,整个宙域的安全,是由联盟海军总司令部来负责。发生了宙域级别的战事,那调用的是中央军的舰队。宙域海军司令的职责,更像是一个统筹中心,就是一个星域内出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中央军过来之前,尝试看看能不能通过调动多个其他星域的兵力,前来支援。

除了本土的防御体系之外,还有一股能够动用的力量,则是来源于联盟商队的武装商船。虽然,他们主要的工作和任务是做生意,作为血管,维持联盟内部的商业贸易。但是,在必要的时候,他们之中的武装力量,也可以调用起来,应对敌人。

特别是联盟商队本来也是黑暗灵族的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