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说教老子(1 / 3)
李成梁当然不清楚他儿子给皇帝陛下上了毛遂自荐的奏疏。
左等右等,不见好大儿回信。
他只能派遣亲兵前往,询问情况,老爹派人来了,李如松没有办法,只能回封书信,勉励了一番老爹。
要不是老家来人,他这封书信也不乐意回。
当然,在书信中,李如松是一番说教。
提醒了一番老爹。
出门在外,要多跟朝廷沟通,多给天子写奏疏,做到工作留痕,即便是紧急的事务发生,没有时间汇报,也要在事情结束后,第一时间给朝廷打报告,在辽东的工作作风,不好,要改。
李成梁看着书信,都蒙圈了。
这他妈谁是老子,谁是儿子。
当即回信,训斥了一番李如松,不过这封训斥的书信,直到他临行之前,都没有收到儿子的回信。
到了十月中,也就是朝廷抽派的教习卫两千五百余名士卒集结到了天津。
这些人,有四百人出自京营,有三百人出自辽东,三百人出自蓟门,五百人来自江南,五百人来自西南,还有其他五百人来自西北。
可以说,这两千五百余名教官,是从各个军区调配过来的。
一切准备就绪。
李成梁在拜别天子后,携带着数十名将领,数百名亲兵,在文武百官的欢送下,自德胜门出发,前往天津。
这日正巧,他的另外一个“干儿子”努尔哈赤,健州哥,今日正当值,瞧着自己尊敬的国公爷,依然英武非凡,又想着自己家庭圆满,生活安逸,都是得了老国公的恩情,在李成梁队伍远去之后,他跪下身去,朝着远去的李成梁,连磕三个头。
倒是让一旁的战友们,摸不着头脑……
刚刚入冬天津港,海风带着咸腥与寒意,吹动着猎猎旌旗。
巨大的福船、广船如同沉睡的巨兽,静静泊在码头。
而在此时,从朝鲜而来的朝鲜使船也停靠在了港口,正在准备着下船事宜。
宁国公李成梁,一身精悍的戎装外罩御赐蟒袍,腰悬宝剑,昂然立于码头最前沿。
他身后,是两千五百名兵士。
他们甲胄鲜明,队列肃然,虽人数不多,却散发着一股百战之师的凛冽煞气,引得港口无数人侧目。
李成梁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即将承载他们远航的几艘坚固战船,胸中豪气激荡。
蛰伏京师数载,他终于要重掌兵权,去那异国他乡,搅动风云!
朝鲜,将成为他李成梁人生的又一座高峰!
正在准备登船之际,他的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