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签订国书(2 / 4)
武英殿内,这场决定朝鲜命运的朝会,最终在一种混合着威压、算计、交易和一丝桃色意味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
大明帝国天子得意志,如同无形的巨网,已经将朝鲜半岛牢牢笼罩。
而朝鲜国王李昖,在付出了尊严、未来财政和一位王妹的代价后,终于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援助”。
只是这援助的滋味,究竟是苦是甜,恐怕只有他自己,和即将踏上朝鲜土地的李成梁,才能真正体会了……
这个结果,大明朝官员们同意,朝鲜国王同意,算是双方都能接受的……
礼部官员捧上两份早已备好的、用明黄绸缎装裱的国书文本,置于御阶之下特设的案几之上……
首辅申时行率先起身,步履沉稳地走到案前,代表内阁,郑重地取出一方刻有“建极殿大学士”的象牙大印,饱蘸朱砂,在国书末尾“大明帝国”落款的下方,端端正正地钤上了鲜红的印记。
紧接着,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在朱翊钧的示意下,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紫檀木匣,打开金锁,取出那方象征着至高皇权的“皇帝之宝”玉玺。
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冯保深吸一口气,将玉玺稳稳地按在了朱砂印泥上,随后,带着千钧之力,将它清晰地盖在了申时行印玺的上方!
那方方正正的鲜红印记,如同烙铁,宣告着大明帝国对这份协议的认可。
轮到李昖了。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复杂情绪,在礼官引导下走到案前。
他身后一名随从恭敬地捧上一个紫檀木盒,李昖亲手打开,取出一方同样材质上乘、但规制明显小了一号的玉印——这正是大明册封朝鲜国王时所赐的王印。
他双手微微颤抖,却异常坚定地将王印重重地按在了属于“朝鲜国王”的落款处。
鲜红的印文,与上方那两方巨大的朱印相比,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沉重。
它代表着朝鲜李氏王朝,亲手将未来数十年的财政命脉和部分军政大权,抵押给了北方那个庞大的宗主国……
国书交换,一式两份。
一份由冯保恭敬收起,存入大内秘档,另一份则由李昖双手捧过,如同捧着千斤重担,却又像是拿到了救命稻草。
尘埃落定。
数日后,得到天子“恩准归国”旨意的李昖,归心似箭。
离京前,他做了一件在所有人意料之中、却又显得格外“殷勤”的事情——亲自递上名帖,前往宁国公府拜会即将成为他“太上王”的李成梁。
这次李成梁也不病了,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