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2章 册封(上)(3 / 4)
一样了,这里是整个帝国的中枢,除了皇帝办公、上朝的宫殿,还有内阁、九寺六部、五府五省、八司十三监等等这些中枢部门的总部。每天都有无数条信息,从世界各地汇集到这里,同时也有无数指令从这里发送到各地。
紫宸殿就是其中最宏大最华丽的建筑,这里是皇帝上朝的地方。
按照大汉的规定,每月初一是大朝会,所有在雒的三百石(七品)以上的官员,只有没有执勤或紧急任务,都要到这里参加。当然这种大朝会,也就是走走形式,基本上就相当于地球的月总结会和预案会,以及宣布一些人事任免。
皇帝真正办事的,还是初五、十五、二十五这每十日一次的“常朝”。当然这所谓的“大事”,也就是需要皇帝亲自出面拍板的事情。一般的小事,是不用等到“常朝”,各个部门自己就可以处理了,只需把处理结果抄送秘书省。给皇帝陛下过目就可以了。如果是特别紧急的事情,也不用等到“常朝”,可以直接知会秘书省。
由于完善的政府机构,所以大汉帝国的皇帝还是比较悠闲的,如果勤政的,当然可以自己管事。如果他要偷懒要当宅男,也没关系。他老人家只需当橡皮图章,画画圈就可以了。哪怕宅在宫里几十年不管事,也不会影响国家正常运作的。
当然,皇帝陛下即使再怎么宅、再怎么懒,有些事情也必须出面。比如重要的祭祀活动、外交活动,以及苏择现在参加的册封仪式。
这场册封典礼,是安排在“常朝”之后的下午,不过整个上午也没让苏择轻松。他一直在恶补各种礼仪,怎么走路,怎么站立,怎么应答……就连语速、声音大小和腔调,都有严格要求。太常寺的几位官员,简直是一丝不苟的盯着,让苏择叫苦不迭。
苏择都在怀疑,这几个家伙是不是故意折腾人来着。
还好苏择不是一个人在受苦,这次参加册封仪式的,还有好几十个。这帮同学被折腾了整整一上午,太常寺的几个老师才算勉强放过他们。
这种重要仪式的参加者,穿着的都是“冕服”,也就是“章服”。这种服饰是中国传统的最高等级礼服,传说殷商时期就已经有了,至周朝定制开始规范、完善,自汉代以来历代沿袭,源远流长,虽冕服的种类、使用的范围、章纹的分布等等屡有更定、演变,各朝不一,情况较为繁复,但冕服制度一直沿用到明,直到鞑子占领中国之后,才被废除。
冕服等级从高到低分为六种,主要以冕冠上“旒”的数量、长度与衣、裳上装饰的“章纹”种类、个数等内容相区别,但都是黑色上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