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八十四章(3 / 5)

体与自身之间的一种独特的关系状态。对抗心理不是人们头脑中自生的,而是主客观矛盾在人们心理上的反映。也就是说,对抗心理产生的根据在于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即个体需要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某人给你施加很大的压力迫使你改变态度,然后你被逐渐激怒,结果你不但拒绝改变态度,而且还和试图说服你的人对着干,接受相反的观点。这种行为就是社会心理学家所说的对抗心理——因为他人想让我们按他们的意愿行事,以此来限制我们的个人自由,所以我们对此产生消极反应。有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在这种情境下,我们常常真的会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为),不过是朝着相反的方向改变,正好与外界强加给我们、希望们改变的方向相反——这种现象是态度的反向改变。

希芙这种情况,就好像一个听话的乖小孩,突然有一天不想继续当乖小孩了,她要做坏事!、

说白了,就是她到了叛逆期!

叛逆,到底是什么叛逆,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常常用来描述一种与主流或传统观念、行为模式相悖的心理状态或行为表现。

它可能源于个人的独立思考,也可能源自对某种压迫或束缚的反抗。

“为什么?!!希芙!!!”

海姆达尔不明白!

实际上,别说海姆达尔,就连希芙自己也不太明白。

她只是觉得,自己这种行为很……刺激!

对,就是刺激!

“我们只是借用一下彩虹桥而已……不用这么激动吧?”

格尔看希芙被质问,有点内疚,于是赶紧站出来打圆场。

海姆达尔并不吃这一套,相反他把希芙的背叛的原因,大部分都归结到了这个疯子身上。

“闭嘴!是你,是你引诱希芙对么?你到底对希芙说了什么?你欺骗了她什么?!!”

格尔一阵无语,说起来他自己都不信,他压根啥也没说,是真的,他打从一开始就没想过策反希芙……那玩意段位太高了,他压根玩不来,他只是单纯的和希芙聊天,然后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不过看海姆达尔这样子,格尔不觉得自己解释有用。

回过头想想,他觉得这样也好。

毕竟希芙总要回到阿斯加德的,如果一切责任都是他的话,那希芙之后的罪责应该会小很多。

所以干脆他不说话了。

可他不说话了,但希芙不干了。

“他没骗我,一切都是我自愿的,实际上格尔从来没要求我帮他。”希芙很冷静的说道。

海姆达尔一愣,然后更加生气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