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三十章 阴阳线(3 / 4)

现了类似于青铜的金属光泽。

不过这些光泽不算通透,带着一点粗糙的磨砂感,显然是铜质元件先经受过岁月的锈蚀,后来才被浇上了石浆。

从这些青铜上,都能闻到一股东汉年间的味道。

由于它们一直被石浆裹着,没有遭到其他味道的污染,所以年代气息非常纯净。我大体能判断出来,这东西应该产自公元180年前后,距离东汉末年估计只有三四年之差。

东汉末年,指得是公元184年到220年那段群雄并起,但曹丕尚未篡汉的时间。

想到这儿,我不由产生了另外一个想法,这个被诺惹大巫称作泥瓦镇的地方,说不定也和老仉家有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

老左大概是见我一直发愣,有点不放心,就抬手在我的肩膀上拍了一下:“怎么愣住了?”

我尝试着舒展一口气,但也没能让心境平复下来,索性不去管心境的状态,直接问老左:“你说,东汉末年那会儿,到底出了什么事儿啊?”

老左很聪明,我这么一问,他就察觉到问题了:“怎么,这道门是东汉年间的东西?”

“嗯,它的出产时间离东汉末年相距只有三四年。”

“哎呀,我现在也说不清在那个时间点上究竟发生过什么,回头我回趟寄魂庄吧,试试看能不能找到相关资料,你和我一起去。”

我也知道眼下好像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快速点了一下头,就趴在土包上,聚精会神地捯饬着暗门里的机关。

当我不断挥动着手里的小锤和凿子,将裹在阴阳线上的石壳全都剔干净,石牙就变成了闪烁着青光的铜牙。

每一颗铜牙上都开了一个米粒大的小孔,牙内中空,通过这个小孔,能将比较细小的工具探进去。

得亏我长了一只鬼眼,要不然根本不可能透过这么小的孔洞,看到牙腔里头的机关构造。

在牙腔内部,是一堆看似毫无规律的金线和锚钩,那些线也就是头发丝粗细,错综复杂地缠绕在锚钩的钩尖上,有些锚钩互相勾连在一起,还有一些锚钩下方连着齿轮阵。

那些只有指甲盖大小的齿轮,竟也是用黄金打造的,只有锚钩不像是金属材质,倒像是用某种动物的骨骼雕磨而成的。

我反复观察牙腔内部这错综无比的机关结构,发现缠绕在锚钩上面的金线,其实只有一根长线,只要先将这些金线从钩尖上一一取下,再拨开那些勾连在一起的锚钩,钩底的齿轮应该就能转动。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牙腔里的每一种机巧元件都太小了,必须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