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并行(3 / 5)
款待,在外人的眼里,霍老和赵山河都是一个阵营的,他们两家也从来不掩饰这一点,走的一直比其他人更近。
赵山河现在接受的投资里面,霍家的份额最高,就连那个健身会所,也是两家合作的。
李中海这个名字赵山河早就听说过,不过还是第一次见他。
他以前一直在金融圈子混,豪门圈子混,交际圈相对比较小。
李中海比霍老还要大一岁,今年已经六十五岁了。他做的是实业,五十年代开始做对外贸易,主营进口家用电器及电子器材,是多家世界级著名电子公司的总代理。
但在香江,做实业的远远比不上做地产和做金融的,所以他的经济实力,相比豪门还是稍微弱了一些。
但对赵山河来说,他却比大多数人要重要的多,因为赵山河想要开设电子厂,电器厂,计算机厂,不仅需要全球采购零配件,更需要全球采购机械设备。
他在这个行业做了三十多年,门路远比赵山河要广。
更主要的是,他也属于爱国商人,不仅热心慈善,每次为内地捐款,总有他的名字。
所以,这笔钱总要给人赚,给他赚,就心甘情愿。
他今天过来也带了夫人和儿子,一阵寒暄之后,女人们去了娱乐室,而男人们来到了小会客室。
赵山河,霍老,霍大霍二,李老,再加上他的大儿子,一共六个人入座。
霍老是个很称职的中间人,他一阵谈笑风生,就把相互之间的关系拉在了一起,随后主动转入了话题。
“阿河,这次去内地转了一圈,有什么收获?”
赵山河看了一眼李中海笑道:“生机勃勃。”
李中海立即笑道:“不错,内地的发展虽然现在比较落后,可是地大物博,人才辈出。香江受到地理限制,如今还在去工业化,新界和黄竹坑,观塘一带的工厂现在都在往内地转移。前几年,我跟内地做生意,一年几百万,去年的贸易额就达到了两亿,每年以超过百分之二三十的份额提升。”
赵山河问道:“李老,最近几年内地与西方处于蜜月期,巴统限制的先进技术清单,是不是宽了一些?”
李中海点了点头说道:“的确宽松了一些,不过高新技术,材料,仪器,依旧有很多处于控制订单内,有时候,逼的我们不得不通过走私,才能把一些敏感的仪器运到内地去。”
赵山河问道:“我想在内地开办电子工厂,又想要建成世界一流工厂,李老有没有门路?”
赵山河知道李中海找他是因为什么,他主动提出来,也让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