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代码(2 / 4)
会被记录下来。
在这样一种限制下,赵山河只能选择当一个和尚。
即便是其他人,在没有习惯之前,也无法释放天性。
不过,这也能让所有人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赵山河对计算机课有浓厚的兴趣,主要原因就是在主世界才87年,计算机科技还很落后。
在这个时代学习的技术,到了八十年代,就是黑科技。他积极下载各种已经公开的软件源代码,并专门找梅林要了一个超大的硬盘来储存这些代码和软件。
从九十年代到2014年,诞生了无数优秀的软件,不管是操作软件,基础软件,还是应用窗口软件,拿到八十年代都有大作用。
以微软为例,在主世界如今的微软系统还是2.0版本,这个版本的还是以ms-dos模拟环境为基础开发的,仅支持16mb内存寻址。
一直要到92年,微软系统才会有后世的影子,一直到95年以后,系统才逐渐成熟。
如果现在就把温道思95,甚至98,xp系统的源代码拿到八十年代去,能够直接将真正的微软搞破产。
除了积极学习各项技能,这些黑科技,才是赵山河真正重视的。
但是,赵山河还有一个顾虑,那就是这是一个虚幻世界。
赵山河严重怀疑,这个世界仅仅只是学习的地方,这个世界的知识可以学习到,但是物资,应该不可能带回主世界。
为此,他还把自己不多的任务点转化了两点为技能点,全部加在了计算机技术上去。
这种技能的增幅,可以变成他的真正技能。
再加上用心学习,他的计算机技术快速提升。
不过,他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应用软件,而不是主操作系统。
实在是,微软的系统代码太长了……
根据网上的公开的信息,95有一千五百万行代码,98有一千八百万行代码,xp为三千五百万行代码。
温道思7之后的系统,都在五千万行代码以上。
这些还是精简,修正后的代码,而开发过程中,修正掉的代码,最少是这个数字的两倍。
这些工作,根本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
温道思7的开发,光是核心小组就有23个,将近一千人,用了将近三年才完成。
这仅仅只是核心编程人员,外围服务的人员,最少也有这么多。
假如一个桌面级的操作系统代码规模在千万行数量级,如果加上配套软件,总规模应该超过一亿行,如果再加上一个完整的软件生态系统,那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