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好一个岁岁有虞(3 / 6)

子布同意之后,协助李献文在关中招募两万健儿的原因。

当此之时,铁路通到伊犁仍然是个奢望,但西域与河中的战役却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了。

因为此时欧洲大乱,英格兰自顾不暇,罗斯在与奥斯曼鏖战,都没有精力来支持河中的三汗国,诚为大虞最好解决他们的时机。

可正因为铁路别说修到伊犁,连到迪化都是个问题,所以补给物资还是得用老办法,靠人力运和当地筹集。

只是人力运损耗大,当地筹集嘛,准部的人都快被杀光了,回部也互相人脑子打成狗脑子了,根本筹集不到太多粮食。

是以哪怕以大虞的国力,也只能分批出兵。

即第一阶段由李献文的西北使司出使司标兵八千,归属于西北使司的白莲宗征调兵三万,已经在哈密的回良三十六姓出五万炮灰。

先依靠这八万八千人稳住准部,再将回部的叛乱分子各个收拾。

完成这个目标后,再次从这八万八千人中抽镇压各地后,还能有心气继续作战的两万,让他们配合从中土去的三万兵,完成第二阶段作战。

与此同时,大虞还会出动漠南漠北蒙古骑兵和一部分镇藩藩兵从鲜卑荒原自东向西横扫,堵住三汗国的退路。

到了这个之后,大虞的近卫和京营才会出动最少三万精兵,对三汗国进行毁灭性打击。

这三步,预计需要至少五年才能完成,也只有把时间跨度拉大,大虞的物资投送也才不会出现问题。

也就是说,大虞的真正精兵,是来打最后决战的,不可能也支撑不起他们长期在河中打阶段性战斗。

那么,当第一阶段收复西域后,第二阶段的作战主力,就得是从本土抽调的三万人马。

而要保证这三万人马在战斗素质和军心士气能稳得住,因为他们去了河中完全就是去探路,一路上连续艰苦作战加烧杀抢掠,是都要干的,没有仇恨鼓动起来的杀气,可不容易办到。

那就只有被河中苏菲教团害惨了的,跟他们有深仇大恨的陕甘汉人能干也愿意干。

捏麻麻的,自己做的孽这下要自己受了的,如果没有陕甘百姓这股复仇的怒火,大虞朝没有个三十年,都不敢说能搞定三汗国。

毕竟那些是以宗教为纽带,教团为集体,足足五百万人口的地区小强啊。

“以后西征之时,咱们陕西儿郎出征,就用此为大旗吧,让霍嫖姚的在天之灵保佑我们无往不胜。”

阿森指着的,正是霍去病目前马踏匈奴的雕塑。

“谢太子殿下赐旗,请太子殿下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