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插个队,15万块!(4K)(4 / 5)
,诞生于宋,盛行于明清。
怎么说呢,陈景乐是那种骨子里就不喜欢被约束的人,馆阁体工整是工整,柔美是柔美,但放眼望去,过于工整规矩了。
他更喜欢随心所欲一点,表现出书法艺术美的一面即可,不拘于具体形式。
明清时期就是馆阁体过于盛行,书体僵化,未能上溯秦汉北朝,篆、隶、八分及魏体作品几乎绝迹,而楷书皆以纤巧秀丽为美。
因此自明后,就没几个拿得出手的书法家。
就连所谓的清四家里,也就刘墉的成就稍微拿得出手,其他几人,可能在当时还算不错,但未能走出赵孟頫、董其昌的藩篱,放眼历朝历代,实在排不上名号。
反倒国画方面,扬州八怪的郑燮、金农,走出了不一样的道路。
陈景乐回答:“行,什么时候要?”
“这两天可以不?”黄小明问。
两天?
这个时间有点赶啊。
刚想婉拒,结果下一秒对面直接转过来15万。
陈景乐看得一愣,这么痛快的吗?
而且这个价格,比他想象中的要高不少。插个队而已,给15万,有点夸张了。
当然了,这15万也不全是插队的费用。
陈景乐本人的润格费,按最常见的四尺整张算,如今已涨到7万,订单依旧络绎不绝。
毕竟拍卖行那边现在都涨到10万了,买到就是赚到。
饶是如此,依旧相当于花8万插个队。
嘶,不得不说,大明星是真有钱!
陈景乐果断回复:“问题大不,内容上有什么要求吗?”
黄小明说:“倒没有,写得好看就行,我对书法不了解,但他说您的字写得很好,我相信您的专业水平。”
陈景乐想了想,回复说:“其实不用这么多的,正常规格情况下,加一万就行。”
谁知黄小明说:“哪能啊,我这插了队还加急的,要是跟别人一个价,您不得吃亏?不行,坚决不行,您听我一次。后续我还想请您在书法上指点指点我家亲戚呢。”
陈景乐略一犹豫,回复说:“不好意思,我不收学生的。”
不是教不好,而是不想赚那个辛苦钱。
开课卖课才赚几个钱啊,而且劳心劳力的,远不如缺钱了就卖两幅字画。
万一对方天赋不咋滴,那可要命了,收的钱都不够精神损失费。
黄小明:“您就当付费咨询,按次收费行不行?”
陈景乐思索良久,回复说:“可以。”
最后他还是收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