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光鸡娃是没用的!(47K)(4 / 6)
选择大于努力。
而选择正确与否,关键是看掌握的信息量,选志愿就是典型的看谁掌握的信息差更多。
南东省现在实行的是平行且一次性志愿,如果志愿填得不好,不只是有可能滑档,甚至直接退档落榜。
举个例子。
李文卉624分这个分数能上华南理工,但她想冲中上游985,又怕喜欢的专业录不上,被调剂到学校的垃圾专业,于是选择不接受调剂。结果分数够华南理工的分数线,却因为不接受调剂没法被录取,这样就会被直接退档,连被第二个学校选择的机会都没有。
这就是一次性志愿。
因此陈景乐内心是更倾向于稳健性志愿填报,以前那种冲、稳、保三段式填报方式,已经不太适合现在版本。
“你之前说过能接受读研是吧?”他问。
“嗯嗯。”李文卉点头。
陈景乐又问:“接受省外高校吗?”
小姑忍不住打断:“还是省内比较好,出省太远了,外省工作不好找。”
陈景乐:“……”
没听过说双9工科硕不好找工作的,您以为是我这种烂大街的废物二本文科生呢?
李文卉看一眼她妈妈,犹豫着说:“能留在省内自然是最好。”
“行,那就优先选择省内高校。”
陈景乐没说什么。
只是觉得她这个名次,留在省内可选择的余地不多,省外高校的话,选择面会广阔不少。
至少选专业不选学校的话,有更多选择。
奈何南东省或者是岭南地区的学生跟家长,好像大多都不太爱出省读书。
……
南东省内就两所本土985学校,一个中大,一个华南理工。
前者肯定是够不上了,后者勉勉强强,只能选非热门专业。
另外两所211工科实力都一般,其他几所985高校以及两所港校在这边的分校区,招生数量又不多,也够不着。
不纠结985、211的话,其实深大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种级别的学校强不强,看院士数量就知道了,以过去的92高校标准,确实有点落伍。
询问过李文卉,得知她不太想学计算机跟电子类等新工科后,陈景乐就知道自己没猜错。
“数学物理不好,新工科没法选,甚至电气都不好选,文理兼招又太卷,得走化学生物相关的,同时还得排除生物,就剩一个化学。生化环材中的化学跟材料类,要是读研深造的话,其实是可以选的。”
这时候知识面广的好处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