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上新闻了(54K)(3 / 7)
台风中心路线刚好是从江北境内经过。
鸿启旗下的蔬菜种植大棚,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提前把塑料膜撕了。
塑料膜虽然成本不低,但相比整片大棚被掀翻吹倒来说,损失算少的。
当然,不是所有的种植类型都适合撕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然而有些小种植户不舍得撕,最终结果往往是棚架倒塌,得不偿失。
有买保险的还好,多少能获得一点赔偿,没买的恐怕要血本无归。
经过上半年的旱灾后,陈景乐才发现,不少个体种植户对农业保险,简直一无所知。
根据政策性天气指数农业保险条款,像台风类的灾害,只需达到六级以上,即可获得理赔。
江北这边的规模化农业种植养殖,基本都会买保险,单一个台风,每年就有好几次,不买保险根本顶不住。
当然,不买保险也能理解。
农民收入水平本身就不高,连自身医保社保都有人不想交,更别说给农作物上保险,依旧是靠天吃饭那套思维。
只是买总比不买要好,起码减少点损失。
以某保险公司的水稻完全成本农业险为例,这类保险单亩保费为50块钱一亩,其中国家补贴45%,省里补贴25%,这样农民自己就只需要交30%,也就是15块每亩。
而保险金额最高理赔1100元每亩。
只要是暴雨、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内涝、风灾、雹灾、冻灾、旱灾、地震、高温热害、低温冷害等自然灾害直接导致的作物受损,且受损超过25%,即导致保险水稻茎杆折断、植株毁损或死亡、结实率降低25%(含)以上的,一律可获得赔偿。
陈景乐觉得,稍微有点规模的种植户,都应该考虑买一份农业险。
你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台风绕道上。
何况除了台风,还有洪涝、干旱等其他灾害。
当然,保险套路多,这个大家都知道,买农保尽量选择大公司的同时,还要注意看清楚合同,别踩坑。
有些地方私下不允许农民个人参保,只能村里统一交。
这就很考验村干部的纪律性了。
再就是保单保险条例不清晰透明、赔偿金到不了农民手里等问题。
甚至有发生过投保后不予理赔的情况,这种保险公司纯畜生行为,坏的何止是自己跟行业的信用,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只能说,农业保险之路,任重道远。
……
菜心种植基地损失不大,这边收拾得差不多后,陈景乐又前往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