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30岁才是人生的真正开始!(46K)(1 / 6)

第302章30岁才是人生的真正开始!(4.6k)

在岳父岳母家吃过午饭,陈景乐二人便撤了。

中午简单休息,下午继续忙各自的工作。

结个婚而已,事实上除了李北星住进他家,二人开始同居生活外,感觉跟之前区别不大。

陈景乐下午的工作是在看ssci跟a&hci。

ssci就是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是由西大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

而a&hci则是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是全球著名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scie科学引文索引)的姊妹篇,是艺术与人文科学领域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覆盖考古学、建筑学、艺术、文学、哲学、宗教、历史等社会科学领域。

两者都是国际核心,对应的是国内的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国内核心c刊想要过稿,对文科生来说还是太难了点,太看重师门背景。

即便他写的论文,质量不输某些博士甚至教授,投稿时会附上自身过稿经历,但依旧会遇到学历职称等隐性歧视,在复审或者终审时被筛掉。

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就很烦。

不是每个期刊都有京大的《青年社会研究》那么有魄力,愿意为他开先河。

文科就是这样,没有导师带,别说硕士,就连博士都只能靠自家学院的期刊续命。

更别说陈景乐这样一个没有背景没有人脉的本科仔了。

在大佬们看来,黑袍粉领就该老老实实进厂打螺丝,科研不是你们这些人能参与的。

相比之下,ssci跟理工硕投sci就要简单得多。

只要你的文章足够优秀就能发!

当然,这个“简单”,指的是可以适当忽略学历职称人脉等因素,并不是完全没有。

即便如此,在很多人看来,这已经是无与伦比的优势。

然而简单归简单,这不意味着就好发论文。

首先由于国内外思维差异,国内的论文观点很难过稿,比如思政类。

其次是语言限制,想要做到论文级翻译信达雅,对很多人来说并不容易。

再就是国内的社科研究方法,某些方面是相对落后人家的,说难听点,人家看不上国内的社科实验数据。

所以陈景乐打算先看看具体过稿文章是什么样质量水平,在对比下自身的水平,做到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