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怕是要青史留名(46K)(4 / 6)
作品,不敢说超越历史上那些神作,但作为佳作上品,肯定是没问题的。
参加一个小小的省展,更是轻松拿捏!
谢南雁感慨的是,这等水平的作品,都能做到信手拈来,可想而知这小家伙的技艺,已经达到什么层次。
果然没有看错眼!
关键是陈景乐还年轻,才学书法一年不到!
说出去恐怕都没人敢信。
再给他三五年时间,能成长到什么程度,不敢想象。
怕是青史留名都不为过!
都说这个时代书法已死,没有真正的书法大师,但谢南雁觉得,自己有生之年,或许能够见证一位新的书法大师的诞生。
前提是自己能再活多几年。
一般来说,书法家的创作巅峰都在35-55岁之间。
这时候的人,往往有足够的人生阅历,有足够的书法经验积累,同时身体机能状态未退化,思维跟四肢协调程度也好,力度也罢,都是出于巅峰水准,即便稍有下滑都影响不大。
而一旦过了60岁,进入老年期,这时候思维方式跟创作手法都逐渐固化,加上身体素质严重下降,再想创作出超越年轻时候的巅峰作品,就难了。
大部分有名的书法家,到这个年纪,都只能靠名气吃老本,水平大不如前。
甚至很多人过了50岁之后,就逐渐灵性缺失,进而被匠气所取代,这都是正常的。
当然,不是没有个例。
像颜真卿、文徵明,七八十岁还能写,都是时代巨匠级的。
然而个例往往不具备参考价值。
……
待心情平复后,谢南雁心满意足地将陈景乐这幅写好落款盖好印章的作品,小心翼翼收起来。
这种水平的作品,值得如此认真对待。
突然有点不舍得拿这么好的作品去投展了。
但这是人家的作品,人家说了算。
谢南雁只好强行按捺住内心的念头,默默安慰自己,她收到的那份礼物也不差,大可不必感到可惜。
同时笑了笑,说:“回头我帮你寄给这次省展的评委会,然后再给书协那边写封推荐信,你到时候填一下表格,做好信息登记就行。”
“多谢谢老师。”
陈景乐好奇问:“推荐入省书协的事,是一个人推荐就够了?”
谢南雁摇头:“两个。”
“那不是还得麻烦您帮我找人帮忙?”陈景乐有点不好意思。
谁知谢南雁闻言,意外地看了他一眼,便笑呵呵看向李北星。
“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